手机:18136190858
邮箱:302838270@qq.com
QQ:
地址:全国范围铲除回收翻新旧塑胶球场
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,需以“分层剥离、手工撕扯、基础保护”为核心,仅适用于小面积(<50㎡)、轻度损坏(如面层老化、局部起皮)的硅PU球场,且需满足“塑胶层与基础粘结力较弱”的前提(如使用超8年的老化场地)。大面积或结构密实的球场(如混合型硅PU)不建议纯手工铲除(效率极低且易损伤基础)。
操作步骤:
耐磨面层(0.8-1.2mm厚):若面层与弹性层分离,可直接整片撕下;若粘结紧密,用指甲或指腹轻刮边缘,逐步分离(避免用力过猛撕裂)。
弹性层(5-8mm厚):针对破损区域,用手将弹性层掰成小块(透气型结构易碎裂,混合型需反复弯折使其断裂),逐块剥离。
边缘剥离:戴厚橡胶手套(防划伤),从起皮边缘用手指插入塑胶层与基础之间,沿水平方向缓慢撕扯(利用硅PU的弹性,避免垂直用力导致基础表层脱落)。
分层处理:
残留清理:底漆层残留的少量胶料用干布反复擦拭(或用手指搓揉,利用塑胶的粘性粘除残留颗粒),禁止用水冲洗(避免基础含水率升高)。
操作步骤:
老化层去除:用手掌或指腹在磨损区域反复搓擦(利用摩擦力去除疏松的老化颗粒),直至露出新鲜的加强层表面(无浮粒、手感光滑)。
边界处理:沿磨损区域边缘轻撕,去除与周边粘结松动的部分(确保边缘平整,便于后续修补)。
场地评估:确认硅PU层与基础的粘结状态(用脚轻踹边缘,若塑胶层翘起则适合手工剥离;若完全粘结紧密,则不建议手工操作)。
分区剥离:按“2m×2m”划分区域,从跑道边缘或破损严重处开始,避免从中间向四周剥离(易导致塑胶层断裂残留)。
结构层 | 剥离方法 | 关键技巧 |
---|---|---|
耐磨面层 | 双手抓住面层边缘,向斜上方缓慢拉扯(利用硅PU的延展性),若遇到阻力,停顿后换方向撕扯 | 选择气温较高时操作(>25℃,塑胶柔韧性增强,更易剥离) |
弹性层 | 针对块状区域,用膝盖顶住塑胶层,双手用力掰断(透气型结构内含橡胶颗粒,易碎裂;混合型需反复弯折使其内部胶层断裂) | 避免直接拉扯基础表面,若感觉基础有松动,立即停止该区域操作 |
底漆层 | 残留的薄胶层用干布包裹手指,反复刮擦(或用橡皮擦轻擦,利用摩擦力去除) | 禁止使用任何液体清洁剂(避免渗透基础导致起砂) |
基础状态判断:剥离后用手掌轻搓基础表面,无砂粒脱落、无油污(若基础起砂,需用干布覆盖保护,避免进一步损坏)。
碎片收集:将剥离的塑胶块(按“面层/弹性层”分开)装入厚塑料袋(避免破裂),扎紧袋口防止粉尘扩散。
类别 | 物品名称 | 作用 |
---|---|---|
个人防护 | 厚橡胶手套(防滑型) | 保护手部免受塑胶边缘划伤、颗粒摩擦 |
护目镜(普通透明款) | 防止剥离时细小颗粒飞溅入眼 | |
KN95防尘口罩 | 过滤塑胶粉尘(手工操作粉尘较多) | |
收集工具 | 加厚密封塑料袋(容量50L以上) | 装盛塑胶碎片,避免VOC挥发和粉尘扩散 |
宽胶带 | 破损塑料袋封口,增强密封性 |
粉尘控制:
剥离过程中若产生粉尘(如老化弹性层碎裂),立即用塑料袋覆盖(减少扩散),禁止用嘴吹或扫帚清扫(无工具场景下,仅可等待粉尘自然沉降后收集)。
废弃物处理:
塑胶碎片需单独装袋,标注“硅PU废弃物”,联系具有“危废处理资质”的机构回收(禁止混入生活垃圾或焚烧,避免释放有毒气体)。
基础保护:
铲除后若基础裸露,需在24小时内用塑料薄膜覆盖(防止雨水冲刷起砂),直至进行下一步修补或铺装。
安全防护优先级:
全程佩戴手套(避免手指被塑胶边缘割伤)和护目镜(尤其在撕扯弹性层时,颗粒易飞溅),口罩每2小时更换一次(防止粉尘堵塞导致防护失效)。
基础保护要点:
剥离时若感觉塑胶层与基础“同步移动”(可能基础表层松动),立即停止该区域操作,改用“轻搓+小块剥离”(避免基础大面积脱落)。
环境适配:
仅在干燥、无风天气施工(湿度<60%,塑胶层硬度适中,易剥离;雨天或高湿度环境塑胶层发粘,难以撕扯)。
效率与局限性:
纯手工操作效率极低(单人单日处理面积<5㎡),仅适用于小面积修补(如篮球场局部破损);大面积铲除需接受“不彻底性”(可能残留10%-20%塑胶层,需后续人工清理)。
适用场景:家庭庭院小场地、社区局部破损修补、硅PU层严重老化(手掰即碎)的场地。
不适用场景:混合型硅PU球场(结构密实,手工无法剥离)、基础与塑胶层完全粘结(如新建3年内的场地)、大面积全场铲除(效率过低,建议专业设备辅助)。
总结:无工具铲除旧硅PU球场是“应急性、小范围”的处理方式,核心依赖手工分层剥离与严格的环保防护,需接受效率低、剥离不彻底的局限性。操作时需以“保护基础、控制污染”为首要目标,避免因强行剥离导致基础损坏,增加后续修复成本。
相关内容
/ RECOMMENDED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