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热线

18136190858
百科知识
服务热线

18136190858

手机:18136190858

邮箱:302838270@qq.com

QQ:

地址:全国范围铲除回收翻新旧塑胶球场

塑胶跑道铲除后翻新指南

发布日期:2025-09-20 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

一、基层处理:修复“干净+平整+干燥”基底(核心前提)

1. 残留材料与杂质清理

  • 人工剥离:戴手套(或厚布包裹手掌),用手指抠除基层表面残留的塑胶碎片、胶水硬块(重点清理接缝处和凹陷内的残留物),确保无凸起杂物(手摸表面无硌手感)。

  • 清扫除尘:用双手捧走大块杂质,剩余浮灰用干抹布反复擦拭(无抹布时用干草、干沙土吸附),直至基层表面“手摸无滑腻感,擦布无明显污渍”。

2. 裂缝与凹陷修补

  • 裂缝处理(宽度<3mm):
    取单组份环氧修补胶(A组份:固化剂=5:1,戴手套揉搓至颜色均匀),用手指搓成细条填入裂缝,高出表面1mm,用手掌横向抹平,24小时后用粗糙布料摩擦至与周边平齐(无凸起)。

  • 凹陷修补(深度<5mm):
    按“修补胶:石英砂=1:2”比例(人工用手抓估量),揉搓成面团状填入凹陷处,用手掌压实至与基层平齐,3天后用手搓表面无粉末脱落(确保强度达标)。

3. 含水率控制

  • 塑料薄膜法检测:将1㎡透明薄膜覆盖基层,边缘用砖块压实,静置24小时后观察膜下无凝结水(若有水珠,需延长通风3-5天,每日用干抹布擦拭潮湿区域3次,每次10分钟)。

塑胶跑道铲除

二、材料选择:适配操作的“单组份+预混型”环保材料

1. 核心材料类型(无工具适配性)

材料名称环保特性人工操作适配性
单组份硅PU面漆无溶剂(VOC≤50g/L),弹性好(断裂伸长率≥300%),耐磨(邵氏硬度≥85A)开盖即用,手动揉搓混合,手掌/脚踩摊铺,无需工具
EPDM彩色颗粒原生胶含量≥25%(无重金属),色浆为无机颜料(耐晒不褪色)颗粒均匀裹胶(手抓无干粒),人工撒布后按压
水性环氧底漆渗透型(含环氧树脂,提升附着力),单组份(无需混合),表干≤4小时手掌蘸取薄涂,无工具依赖

2. 材料环保判断(纯感官方法)

  • 闻气味:打开材料桶,距离30cm闻无刺激性异味(仅轻微橡胶味或树脂味),24小时后异味消散(避免含苯系物材料)。

  • 看颜色:颗粒颜色均匀(无黑白斑点),胶水透明或半透明(无浑浊分层),固化后表面光泽一致(无局部暗沉)。

  • 捏弹性:取材料样品用手捏扁,1-2秒内完全回弹(弹性不足表现为回弹缓慢,可能因胶水过多或颗粒过少)。

三、施工步骤:全人工摊铺+压实(分层次控制厚度)

1. 底漆封闭(增强附着力,可选)

  • 适用场景:基层起砂严重时,薄涂1道水性环氧底漆(用手掌蘸取,均匀拍打基层表面,干膜厚度20μm),4小时后表干(手指轻触不粘),确保底漆完全渗透孔隙。

2. 弹性层施工(厚度6-8mm)

  • 材料混合:按“单组份硅PU胶:EPDM颗粒=1:5”比例(无工具时用手抓估量:1把胶+5把颗粒),戴手套反复揉搓至颗粒均匀裹胶(无“干颗粒”或“胶团”),抓一把材料轻握,指缝无颗粒漏出(含胶量合格)。

  • 摊铺压实

    1. 分2次摊铺:首次取混合材料均匀抛洒,用手掌横向按压(力度以材料不回弹为准),厚度3-4mm;24小时后铺第二层,纵向按压至总厚度6-8mm(用手指比划:约两节指节长度)。

    2. 平整度控制:每铺10㎡,沿横向、纵向各走一遍,通过“脚步起伏感”判断平整度,低洼处补加材料,凸起处用手扒平(确保3m距离内高度差≤3mm)。

3. 面层施工(防滑耐磨层,厚度2-3mm)

  • 材料选择:采用“单组份硅PU面漆+石英砂(粒径0.3mm)”,按胶:砂=10:1人工混合(戴手套揉搓至砂粒分散均匀)。

  • 人工涂覆:用手掌蘸取面层材料,均匀拍打弹性层表面(类似“拍蛋糕”),确保完全覆盖颗粒,厚度均匀(手摸表面无颗粒凸起),24小时后用粗糙布料轻磨表面(增强防滑性)。

4. 固化养护(环境控制)

  • 温湿度要求:施工环境温度15-30℃(低于10℃延长固化至48小时),相对湿度≤85%(雨天用塑料薄膜覆盖,边缘用砖块压实)。

  • 开放时间:施工后72小时内禁止踩踏(用彩条旗+砖块围合警示),完全固化14天后投入使用(期间避免雨水冲刷和重物碾压)。

四、环保要求:可执行的“材料-施工-处置”全流程管控

1. 材料环保性把控

  • 优先本地合规材料:选择宁波、杭州等地企业产品(如宁波天阳体育、杭州橡胶集团),要求提供 CNAS认证检测报告(重点查看“VOC≤50g/L、可溶性铅≤10mg/kg、苯系物未检出”),人工核对报告编号可追溯。

  • 拒绝再生料表面层:仅底层可使用再生颗粒(人工筛选无金属杂质),表面层必须用原生胶颗粒(燃烧冒白烟,灰烬可捏成粉末)。

2. 施工过程降污

  • 无溶剂操作:全程使用单组份或水性材料(人工判断:混合后呈膏状,无流动性液体,避免溶剂挥发污染)。

  • 废弃物分类:废胶桶、破损颗粒等人工收集后,交由环卫部门处理(含固化剂废料单独存放,禁止混入生活垃圾)。

3. 后期环保维护

  • 清洁无化学剂:日常污渍仅用人工泼洒清水、脚踩冲洗(无需清洁剂),避免化学洗涤剂污染土壤。

  • 局部修补无废料:破损区域用同色材料手工补涂(无需铲除整体面层),减少材料浪费(1㎡修补仅需0.5kg材料)。

总结:翻新核心是“基层干净平整+材料环保易混+人工分层压实”,通过纯人工操作实现“弹性达标(回弹≥30%)、耐磨耐用(寿命5-7年)、环保安全(无异味无刺激)”,适配学校、社区等无工具场景,重点依赖“感官判断材料质量+手工精细操作+自然固化养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