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:18136190858
邮箱:302838270@qq.com
QQ:
地址:全国范围铲除回收翻新旧塑胶球场
人工观察:沿跑道边缘或接缝处,寻找因老化、鼓包形成的“起翘角”(塑胶层与基层分离的部位,通常在跑道边缘、排水沟附近)。
手动剥离:戴手套(无手套时用厚布料包裹手掌),从起翘角入手,用手指抠住塑胶层边缘,缓慢向上提拉(力度适中,避免突然用力导致塑胶层撕裂),逐步撕开与基层分离的部分(每次剥离长度10-20cm,类似“撕胶带”)。
横向推进:剥离边缘后,用双手抓住已掀起的塑胶层,向跑道内侧横向用力(类似“掀地毯”),利用塑胶的延展性将整片塑胶层从基层上剥离(若遇到局部粘连,用手指插入粘连处,左右晃动分离)。
厚度分层处理:
若跑道为多层结构(如弹性层+面层),先剥离表面彩色颗粒层(较薄,易撕开),再剥离底层黑色橡胶层(较厚,需更大力度);
遇到厚胶层(>5mm),用手指在塑胶层上划“井”字纹路(深度1-2mm),沿纹路分段剥离,避免整片拉扯导致基层破损。
粘连小块处理:对未完全剥离的残留塑胶(面积<100cm²),用手指反复搓揉边缘,使其与基层分离,或用指甲抠除(避免损伤基层混凝土/沥青)。
缝隙清理:用手指抠除基层缝隙内的塑胶碎片(重点清理排水沟边缘、跑道与场地边界的缝隙),确保无明显凸起杂物。
防划伤:双手佩戴厚布手套(或用旧衣物包裹手掌),避免塑胶边缘锋利处割伤皮肤;穿长袖衣裤,防止碎片划伤手臂。
防滑防摔:穿防滑鞋(鞋底纹路深,避免踩到塑胶碎片滑倒),铲除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重心下沉,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摔倒。
防疲劳:每剥离10㎡休息5分钟,避免长时间弯腰(可跪姿或蹲姿操作,减轻腰部压力)。
检查基层:剥离塑胶时,若发现基层(混凝土/沥青)有裂缝、凸起,立即停止该区域操作,避免用力拉扯导致基层碎裂(后续需单独修补基层)。
禁止暴力操作:不使用砖头、石块等硬物敲击(无工具条件下),纯手动剥离,防止塑胶碎片飞溅伤人或损坏周边设施(如排水沟、路灯基座)。
可回收部分:
完整塑胶层(无明显破损):折叠后用绳子捆扎(无绳子时用撕成条的塑胶带捆绑),标记“可回收橡胶”,联系本地再生资源回收站(如宁波、杭州等地有专门的塑胶颗粒回收企业)。
彩色EPDM颗粒:剥离的表层颗粒用干净布料包裹(避免混入泥沙),单独存放,可用于再生颗粒生产(人工筛选去除杂质,如石子、树叶)。
不可回收部分:
破损塑胶碎片、粘连泥沙的底层橡胶:装入垃圾袋(无垃圾袋时用撕成片状的塑胶层包裹),标记“建筑垃圾”,交由环卫部门按“其他垃圾”处理(禁止随意丢弃,尤其避免混入土壤或水源)。
避免扬尘:人工清扫塑胶碎片时,动作轻柔(用手捧或厚抹布收集),避免碎片扬起粉尘(尤其老旧跑道可能含少量老化颗粒)。
禁止焚烧:塑胶燃烧会释放有毒气体(如氯化氢、苯系物),**禁止就地焚烧,需交由专业机构环保处理。
纯人工操作需“从边缘入手、逐层剥离、轻柔推进”,重点依赖塑胶层的延展性和起翘薄弱点,避免暴力撕扯;安全上注重防划伤、防滑,废弃物需分类回收与环保处置。适合小面积(<200㎡)、塑胶层老化严重(易剥离)的场地,效率较低(1人1天可铲除10-15㎡),但可**限度保护基层,为后续翻新减少麻烦。
相关内容
/ RECOMMENDED NEWS